作者:等电子的氯。
版权所有,2009年4月。
近些日子吧里不断有讨论关于语言文字的问题。先是某政协委员提出要恢复繁体字,再是国家要颁布《规范汉字表》,又有讨论拼音字母的发音问题。作为化学吧文化部的创始人和现代汉语规范的坚定支持者,我倒是想写些东西,介绍一点知识,反映一下我的观点。
想了想,决定把标题定为:我们的通用语言文字。现代汉语规范的核心,就是我们的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汉语是一个美丽的语言,从被汉民族创造,到发展成今天的现代汉语,它已经不是某一特殊民族的专享,而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骄傲。通用语言文字同样值得我们骄傲!
这系列连载具体有多久,有什么计划?计划是有的,但是“不算太有”,总之计划赶不上变化,还要考虑吧友的回复及兴趣所在。我主要想谈谈现代汉语规范问题,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主线,讲讲汉语拼音、汉语拼音正词法、异体字、新字形、简化字、通用字、异读词、异形词等一系列规范概念,并穿插介绍现代汉语发展的历史和语言文字规范。
嗯,话不多说,开始吧!
By 被榴莲称作美人的——氯氯 ^_^
2009-4-22
1. 我们的汉语拼音
[quote] 《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八条
[/quote]我们的通用语言从普通话开始讲起,这就不得不提到我们普通话的拼读系统——汉语拼音。
这里给大家比较通俗地介绍一些史实,普及几个概念。
我们都知道,世界上有不少语言是拼音文字。事实上,在现在的“活”语言里,只有汉语使用的不是拼音文字。
就拿印欧语系的语言来说吧,我们熟知的,英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俄语、希腊语,哪个不用拼音文字呢?不都是用一个一个字母来把单词的读音拼出来的么。离我们比较近的日语,虽然也用了不少当用汉字,虽然假名看起来也像一些“残缺”的汉字(事实上就是汉字演变过去的),但也归根结底成为了一种拼音(←动宾短语!)的语言。“五十音图”就是最好的例证。
汉语使用的构词单位是汉字,是象形文字(也有说法是音形文字等,考虑到大量形声字的存在),不是拼音文字,并没有通过汉字把音来拼出来。但是作为传承千年的语言,汉语的确需要一种除了口授之外的书面的记录语音的方式。那么,汉语的注音是怎样发展过来的呢?先前,我们用了同音替代;再往后,我们用了反切法,就和现在的利用声母韵母来注音很像了。20世纪初,在一阵汉字拉丁化的热潮中,一系列字母化的拼读系统应运而生,比较著名的有威妥玛拼音、注音符号和汉语拼音。
威妥玛拼音大家都见过,北京的旧译Peking、清华的名字Tsinghua都是这种拼音的产物,也包括周杰伦的英文名字Jay Chou里的姓——Chou,以及一些不像汉语拼音的中国人名的英译。翻开《新华字典》,我们会发现在每一个拼音(不是单字的注音)后面都跟了一类奇怪的符号,像是汉字的笔画组合,但又未必成字,这就是国语注音符号第一式(简称“注音符号”),是民国时期开始使用的。共和国建国之后,为了与国际接轨,方便信息处理,新中国的语言学家们在国际通用的拉丁字母的基础上研制了汉语拼音,自1958年公布《汉语拼音方案》起,一直沿用至今。
金无足赤,汉语拼音也有一些问题,但它的的确确比其他的几套拼音系统方便很多,而且在汉语教学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进步作用,被约定俗成地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可。1977年,联合国决定使用汉语拼音来确定中国地名的拉丁名称(少数民族地区及特殊地区除外)。1979年,联合国全面启用汉语拼音,以代替不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威妥玛拼音。1984年,台湾地区颁布了国语注音符号第二式,代替了原来的注音符号,2002年起又开始使用通用拼音,最终不敌大势,从今年开始全面推广汉语拼音。自此汉语拼音已经成为了汉语普通话的最标准的拼读系统。
随便翻开一部《新华词典》,或者《现代汉语词典》,或是《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我们都能在附录里找到一个哺育了不止一代人的文献:《汉语拼音方案》。
《汉语拼音方案》到底讲了什么,又是怎么规范我们的汉语拼音的?为什么有人把我们的字母读成了a bie cie die呢?请期待《我们的通用语言文字(2)》:伟大的《汉语拼音方案》。
【插话】
汉语拼音最为拼读普通话的方案,也要遵循一定的构词规则。就拿《新闻联播》节目来说吧,这个央视的大牌节目就错了好一阵子。开头的那个注音应该是XINWEN LIANBO,而不是XINWENLIANBO或XIN WEN LIAN BO。这个细节问题你注意到了吗?汉语拼音正词法会告诉我们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