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县水晶矿位于江苏省东海县中部约700平方千米的范围内,分布范围虽然很广却不够集中,但各水晶产地之间都有公路相通,白塔埠机场有客机定期飞往北京及上海,交通方便。
  东海县水晶矿有原生矿和砂矿两类,分别产于东海县变质杂岩内的含晶石英脉中和第四纪残坡积、冲积层中。
  东海县水晶找矿地质工作始于1936年,该区有不规则石英脉和伟晶岩脉。1944年日本人莜田恭三对红土山水晶矿进行过调查,著有《东海县红土山纯石英矿床调查报告书》。1955-1957年在苏联专家阿尔莫佐娃的指导下,华东地质局304队使用槽探、井探及坑探对董马庄、房山、和堂、马小埠、牛山、蔡塘、安营、石湖、红土山、白石山、芝麻坊等10多处水晶产地进行了普查工作,并提交了《江苏东海水晶矿勘探报告》,认为本区水晶矿不宜进行正规勘探工作。水晶矿作为压电水晶不具工业意义,但作为工艺品及特种玻璃原料,具有一定的工业价值,可进行地方性边采边探,以后的地质工作都没有超出这个结论。
  1959年,徐州专署地质局第一地质队先后用槽探、井探和坑探进行普查,重点检查了红土山、柘塘水晶矿。1960年7月,他们提交了《江苏省东海县红土山水晶矿普查报告》,找到了8条含晶石英脉,其中5条曾经开采过,对周围的水晶砂矿亦进行了评价,查明红土山水晶矿储量为529吨。
  1960年徐州地质局东海县地质队在东海西北部约75平方千米范围内进行水晶矿普查,重点检查了张谷矿区和芝麻坊矿点,投入了大量槽探、井探和手推钻工作量,在张谷矿区发现了13条含晶石英脉,取出水晶81千克,并于1961年提交了《东海水晶矿普查检查报告》,提供可供利用的熔炼石英储量为255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