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hrc 2010-04-04 16:43

据说以加热要用电弧才能达到分解温度,或者在电熔融(此熔盐液具体成分书中未有介绍)状态下以银接触催化。
实验室条件做不到,安全性完全没保障。

喜欢咖啡 2010-04-04 16:48

直接花钱买吧。。

回 9楼(百死不悔) 的帖子

FIRE 2010-04-04 16:48

扯淡。。你这样是害人又害己。。通风橱的风往哪吹知道不?!

samhrc 2010-04-04 17:17

我查了下手册~ 我国现在工业KCN 制法主要有二法(仅供科普):
其一氨甲烷合成法:
2 NH3 + 3 O2 + 2 CH4 -> 2 HCN + 6 H2O  可逆反应 120表压 800度,铂催化。
HCN + KOH -> KCN + H2O (吸收后循环真空干燥)

其二:
轻油裂解法:

1.氰化氢气体的制备与净化

     液氨经汽化器汽化后与汽油在文丘里管中混合,然后通过预热器加热到250℃~280℃进入裂解炉底部。炉内三相石墨电极浸入石油焦粒沸腾床层中,由于大电流导电发热作用,原料气在1450℃高温、微负压条件下发生裂解反应:

     CnH2n+n+nNH3→nNCN+(2n+1)H2

     2NH3→N2+3H2

     CnH2n+2→nC+(n+1)H2

     生成以氰化氢、氢气为主并含有少量氮气和炭粉的裂解物,经换热冷却及旋风、布袋除尘器先后脱除炭粉,得到纯净裂解炉气。

     2.液氰制备

     纯净裂解炉气通入中和罐,与其中的液体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

    HCN+NaOH→NaCH+H2O

     生成液氰。未反应的气体进入尾气吸收罐用液碱进一步吸收后,通过真空泵排至烟囱。尾气的主要成分是氢气。

     3.固氰制备

     液氰被送入节发器中,在负压条件下加热蒸发,蒸出的水蒸气用水冷凝,不凝气用真空泵抽送至烟囱。经蒸发浓缩后的母液进入结晶器,用水冷却降温,固液混合物排放到离心机中进行固液分离,固体产品称重装桶。为进一步减少固氰含水量,有的厂家在离心分离后增加一道烘干除水工序。




另有氨钠法 制 NaCN的,但是属于高耗能重污染现在已经淘汰。
2Na + 2NH3=2NaNH2 + H2↑  

2NaNH2 + C= NaCN2 + 2H2↑  

NaCN2 + C= 2NaCN  

需要一个类似制取二硫化碳的铁制反应甑,将木炭、金属钠装填进去加热充分搅拌条件下通入氨气。
反应甑插图我就不画了,业余条件下这个也很难。

FIRE 2010-04-04 17:33

= =不愧是工业。。

侧卫007 2010-04-04 18:01

通风橱。。。出口附近死人。。。

samhrc 2010-04-04 18:07

[quote]引用第14楼FIRE于2010-04-04 17:33发表的  :
= =不愧是工业。。

[/quote]

山寨工业也是工业~
氨钠法就是作坊式企业玩的,太不环保被叫停了。

常压,500度~。

Francisco 2010-04-04 18:50

这个东西,没有防护条件的人想制也制不了,而如果你能有足够的防护条件的话,你一定可以直接搞到,不用去制了。

boeing777 2010-04-04 20:59

HCOOH+NH3=HCOONH4
HCOONH4=HCONH2+H2O
2HCONH2+P2O5=2HCN+H4P2O7
4HCN+5O2=2H2O+4CO2+2N2
不写条件,不要害人

回 16楼(samhrc) 的帖子

FIRE 2010-04-05 00:55

其实,工业方法很妖孽总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