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人生取舍观
红色 2018-03-30 01:16
直接讲结论:
由于人的认知是有限的,所以,取舍效应在放大后,人们不能做出正确判断。
举例:求大数。1和2,取2:;,100与1万,取1万;1万与1亿时,人的取舍观会受干扰
因为一般人的生活环境不会接触到1亿之类的大数。
同理,非数学方面的也如此,当某些原有成就基数庞大,超出一般人的认知后,人们的取舍观会受干扰。比如日本的光碟机和目前的芯片存储。人们会说岛国眼光狭隘,看不见发展,也是这个道理。
眼光狭隘由于生活环境造成,而在超越此环境的取舍选择中,人会本能的选择,适合原生活环境的(比较小的)那个选项
以此类推,除非选择者有绝对的权威或超越常人的勇气。
否则大多数人以保守选项为主,也可以认为,这就是所谓:艺高人胆大
比如莱特兄弟:飞机本身不是技术问题,他们做的最伟大的事情是,挑战了当时的“共识”
不可能有比空气重的飞行器。
人们只看到他们飞机上天的表现,却不考虑莱特兄弟与当时社会认知的挑战。
From_HMX 2018-04-01 23:30
但是也得积累很多知识才行......
当年的科学和现在的科学已经不一样了嘛......
当年是探索基本知识和自然体系的科学......
现在这些体系都已经完成了大部分......我们开始追求各种细节上的问题......
科研工作也更加精细化和部分化了......时代变了啊......像居里夫人那样窝在工棚里发现镭元素的年代已经过去了......
sad......
回 From_HMX 的帖子
红色 2018-04-03 20:45
[quote]
From_HMX:但是也得积累很多知识才行......
当年的科学和现在的科学已经不一样了嘛......
当年是探索基本知识和自然体系的科学......
现在这些体系都已经完成了大部分......我们开始追求各种细节上的问题.... ..
(2018-04-01 23:30) 
[/quote]
没变,一点也没变。同比和环比的区别而已
比过去和比周边,没啥大区别。
至于体系,只是人类的认知体系,和自然规律没有关系。
每天都在发现“镭”,而大部分人依然不懂“镭”
不要一直窝在家里苦思冥想,容易闭门造车。HMX说的对,生产研发和管理细化之后,总有人知道该怎么取舍,所以有些事情我并不做评论。
回 From_HMX 的帖子
wangyonghe 2018-09-24 23:02
[quote]
From_HMX:但是也得积累很多知识才行......
当年的科学和现在的科学已经不一样了嘛......
当年是探索基本知识和自然体系的科学......
现在这些体系都已经完成了大部分......我们开始追求各种细节上的问题.... ..
(2018-04-01 23:30) 
[/quote]
而且现在能做出个什么来,也越来越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