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化学的学习心得
作者:idyai 2006年11月27日21点19分
‖≡≡≡≡≡≡≡≡≡≡≡≡≡≡≡≡≡≡≡≡≡≡≡≡≡≡≡≡≡≡≡≡≡≡≡≡≡≡≡≡≡≡≡≡‖
第一,将以后的知识简单理解,融合到现阶段的学习。
1,熵的理论与可逆。
大多反应慢的反应都是可逆的,特别是吸热或者混乱度降低(混乱度从初高中的理解就是从活跃的状
态(比如气态)变成比较安静的状态(比如离子态))的反应中。可逆的程度在于它的可逆速率是否合理
。
比如在于像CaCO3与盐酸的反应可逆性就是不存在的,因为正反应速率是快的,而且有产生气体(混
乱度升高)并且放热,所以逆反应是不存在的。
而像H2与S的燃烧之类需要加热的吸热反应都是有可逆的可能的。而更多的,比如氯气的水反应,由
于反应是一种混乱度的降低,则可逆性非常强。
吸热与否主要考你的记忆。
而混乱度一般有这个规律,气体、液体(比如水)>固体沉淀>离子态
2,电负性与化合形态。
初高中判断化合物形态时主要的依据是金属活动顺序表和元素表,活动强的金属或者靠近左下角的金
属与非金属化合,一般都是离子化合物,比如Ca与C反应生成CaC2,而弱点的金属一般是生成共价化合物
,比如Al与Cl2反应生成AlCl3。
但是从电负性理论来说其实是没有分所谓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的,有的只是体现出来的离子键性
与共价键性的百分比,比如AlCl3的离子性只有30%,所以是共价化合物。
也就是说,化学键的离子性只是逐渐的增大,而不是明显的区分,离子性从小到大的排布分别是
非极性共价键>极性共价键>离子键
3,三维构型与分子极性。
学会使用三维构型可以大大减轻你的压力。
首先,你要知道基本三维构型的种类:2个键的直线型(比如H2),3个对的键三角形(比如BF3),4
个键的正四面体型(比如所有符合八韵律的分子),5个键的三角双锥(比如PCl5),6个键的正八面体(
比如SF6)。
其次,你得知道一个键无论是两键还是三键都只在三维构型中显示一键的性质,而一个孤对电子则也
有一键的性质,比如在H2O中,O原子的周围满足正四面体构型,它有2个孤对电子,2个与H相连的键,于
是4个键(或者孤对电子)就占据了O原子的四面体的四个方向上,就形成了折线型结构。这种例子在N族
元素与O族元素中比较常见,比如水与氨气。(这里先不考虑孤对电子强烈的排斥性以及其他)
而高中主要将的都是八韵律的结构,所以我们只在这里说八韵律构型。八韵律的构型在多数化合物中
体现出一个中心原子与其他原子有四个方向的连接关系。所以你在判断一个原子的构型时,先判断中心原
子,然后将它的四个方向在你脑中画出,再把键和孤对电子放入其中。如此一来,你就可以发现它的构型
。
判断极性后你就可以判断相似性,从而判断是否会相似相溶了。
4,将现实背景与同学讨论融入到化学记忆中。
比如在记忆NH3与O2的反应时,我使用了一个比较取巧的办法,就是记下“拿铂-铑合金去厕所中烧会
如何?”,而与同桌讨论时又顺便提到了生成的是NO,于是我就很牢固地记下了这个反应。
铂-铑合金
4 NH3 + 5 O2 ====== 4 NO +6 H2O
加热
而在其他的很多地方,这种方法也适用,比如葡萄糖在浓硫酸下制黑“面包”的反应等……
‖≡≡≡≡≡≡≡≡≡≡≡≡≡≡≡≡≡≡≡≡≡≡≡≡≡≡≡≡≡≡≡≡≡≡≡≡≡≡≡≡≡≡≡≡‖
第二,学会归纳总结和拾缺补漏。
拾缺补漏:
我有一本本子,专门记一些容易被我遗漏的东西,而不是作为上课的笔记本那般东西多杂而不精。以下是其中的几个,供大家参考:
1,同样浓度的H2S的毒性与HCN比较孰强?(H2S)
2,NO3-,S2-,NH4+三种离子能否大量共存?(可以在pH6.5~8.0之间大量共存,NO3-在中碱性条件
下不显氧化性)
3,Cs是最强金属性金属,那它可以被Mg从CsCl中置换出来吗?(800℃稀有气体气氛下,可以,此时
Cs为蒸汽态)
4,人造金刚石的提纯方法?(酸碱)
5,KMnO4的保存棕色瓶中是否可以加酸?(不行,会加速其自身分解)
6,纯磷酸是什么样子的?(无色透明晶体)
7,Fe3+在pH=4~5时依然是几乎水解,而Fe2+和Cu2+已完全溶解。
8,Si、Al与NaOH溶液的反应中,H2全部来自H2O,而NaOH只起碱性环境的作用。
9,AgCl并不是完全不溶解,起码它可以在氨水中溶解,或者是热的(NH3)2CO3。
10,小苏打,CO2的工业制法。NH3+NaCl+H2O+CO2===NaHCO3+NH4Cl;CaCO3 高温 CaO+ CO2↑
归纳总结:
这个方面参考书中大量存在。
主要有两点特别说一下,第一是物质共性与特性的归纳,比如Ag+离子和Br-离子以及PO4 3-离子都有
淡黄色沉淀,但是Ag3PO4会溶解于稀HNO3。第二点则是与物理性质有关的,比如颜色,俗名,状态。
‖≡≡≡≡≡≡≡≡≡≡≡≡≡≡≡≡≡≡≡≡≡≡≡≡≡≡≡≡≡≡≡≡≡≡≡≡≡≡≡≡≡≡≡≡‖
第三,学会广泛使用循环与守衡。
循环在很多时候很常用到,特别在推断题中,往往只是给你一种化合物中有某种元素的性质,从而让
你推断其他的化合物。
一个元素如何流通与循环一但掌握下来,就意味着你基本掌握了这种元素,从而能更深入了解这种元
素各自化合物的性质。比如Fe元素在无机界的流通基本保持着铁三角的特性,而Ca则可以从CaCO3---CaO
---Ca(OH)2---CaSO4·nH2O或者返回CaCO3,CaO---CaC2电石,以及粗盐中的CaCl2和比较不常见的
CaAC2醋酸钙,再到做化肥的葡磷酸钙、过磷酸钙、重钙之类。
同样,在元素的价态变化的氧化还原反应中,这种循环更加的实用。
守衡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元素的守衡和质量守衡以及能量守衡(主要用于热化学),在高中的教学过程
中是比较重要的内容,相信大家也见多了,便不多说。
第四,注重现实与实验。
实验的仪器作用和规格以及使用是要记起来的,基本操作的流程也是要记起来的,基本物质的鉴别和
制取也要记起来的,试剂的保存也是要记起来的,这些在实验题中经常看见。
其余基本上有三个方面要注意:
第一,方案设计。科学性(反应要合理)、安全性(尽量避免有害有毒物质和防范易暴反应)、可行
性(反应是否满足要求,成本是不是太高)、简约性(别绕太大的圈子)、直观性(要有鲜明的现象,而
不是比如说设计酸碱反应生成水时现象写——水量增加)。
第二,实验前的准备与仪器操作规范。实验仪器是否齐全,搭配是否合理,连接是否妥当。仪器使用
流程是否正确,比如药品取用流程是否规范,是否满足安全性、适量性、保纯性;过滤流程是否满足一低
三靠的原则;气体储藏是否满足装置合理性……
第三,意外的避免与防护。反应物与反应产物是否可能有害,是否有杂质混入和生成,是否可能有意
外发生,有附加的副反应发生,而这些的避免、防护你做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