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10F Carneades 的帖子

subsistierend 2008-08-19 10:56

要我说存在质子交换也是正常的。。。。真正的机理没有做过实验谁也说不清楚

humboldtpenguin 2008-08-19 13:03

这个很难验证的。。。水和酚羟基的氢是存在平衡的,应该可以交换,所以用重氢也不好弄……

CasperVector 2008-08-19 14:33

不妨这样:
2,3,4,5,6-五氘苯酚+H2O+NaOH+CHCl3,其中将酚的浓度适当降低以减少氘被“二次利用”的机会。
不知各位意见如何?

问一下元素(可以这样称呼吗?自Pia一下...):
你的“外国文献”是Jie Jack Li的《有机人名反应及机理》吗?

[ 本帖最后由 CasperVector 于 2008-8-19 14:38 编辑 ]

CasperVector 2008-08-19 14:36

顺便挑一个小错:
1F课本上的笔记中两条弯箭头的方向都反了。

弯箭头所指的方向通常是电子流动的方向。

回复 地板 CN_havoc卡曼奇 的帖子

CasperVector 2008-08-19 14:59

应该说,这个机理可能性不大。
基有上说:“在同一碳上堆积卤素时,卤原子很不活泼”。个人认为,这种不活泼(至少在部分上)指的是难以离去(拉电子的卤素原子与带一个正电荷的碳原子相连,其效果可想而之)。像CHCl3在浓NaOH这样的强极性环境中,Cl-的离去当然会被促进,但OH-对H的夺取也被促进了;前者生成的CHCl2+没有特殊的稳定性,而后者生成的CCl3-则因Cl的诱导、共轭双效应而得到稳定。
综上所述,我支持二氯卡宾机理。

回复 板凳&6F subsistierend 的帖子

CasperVector 2008-08-19 15:08

关于临二氯甲基苯酚通过“有一定稳定性的苯环里的那个也许是有双键性质的大π键和环外的东西进行周环”机理的水解:
记得酚醛树脂吧?注意其中的这一步:
... -> [邻/对]羟甲基苯酚 <=> 【[邻/对]羟甲基苯酚负离子 -> 亚甲基环己二烯酮】 -(苯酚负离子)-> 亚甲基二苯酚 -> ...
既然OH-都可以这样被挤走,Cl-当然也可以了~

P.S. 话说,这就是传说中的SN2'反应呢...

回复 14F CasperVector 的帖子

Carneades 2008-08-19 17:03

您指的是我自己画的结构?还是最右边的一个?
(我估计是自己画的结构有问题。我还是笼罩在箭头问题的阴影中。)

回复 15F CasperVector 的帖子

Carneades 2008-08-19 17:05

我也支持二氯碳烯的机理。只有这样才能解释邻位产物居多的现象。

回复 13F CasperVector 的帖子

Carneades 2008-08-19 17:13

这个现象似乎说明:苯环上的氢随着反应进行会进入水中。

感谢Dr. Casper对我的问题的关注!

回复 17F Carneades 的帖子

CasperVector 2008-08-19 17:52

啊啊啊!!!我锑大了!!!
没看到最右边的那两条箭头...

是你(还是这样写吧,用“您”太汗了...)自己画的那个结构式中的两条箭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