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毫无疑问的,制备有些耐热炸药时需要加入KF,通过卤素交换增加苦基氯的反应活性,溶剂是DMF
3N端分析试剂用的二硝基氟苯而不是二 .. (2011-12-28 17:01)

在苯环亲核取代的时候,加入存在两种不同的吸电子基,比如F,Br,若在两个原子处对位,那么亲核取代的时候谁先下去?
我曾认为这种情况发生的时候,应该先判断两集团活化程度,活化程度高的保留(这一点是分析中间体出来的,譬如对硝基溴苯,亲和微点在Br上显然负电荷离欲更好,因为硝基能通过共振参与分散电荷),然后再看离去能力,离去能力低的保留。但是对于对溴氟苯确难以用这个法子判断了。因为负电荷离F近稳定,但是F又是离去的好集团。这事一种平衡关系。这种情况又该怎么判断?
另外一个问题伸手,对于共轭效应难以传递的芳环,比如间二硝基苯。这东西说取代硝基是不是有点困难?
间二硝基苯可以与甲醇钠反应生成间硝基苯甲醚,条件苛刻,需要高压釜中进行或者DMF之类的特殊溶剂中高温进行
照书念:F>Cl>I>Br
硝基没事不要乱动
另外F离去能力不好(难道你用水?)
1事实上存在所谓的氟效应,F与sp2杂化的C的连接不如sp3的稳定
2毫无疑问的,制备有些耐热炸药时需要加入KF,通过卤素交换增加苦基氯的反应活性,溶剂是DMF
3N端分析试剂用的二硝基氟苯而不是二硝基氯苯
我觉得是F原子离去。
芳香族亲和取代的决速步骤是试剂的进攻,吸电子基有利于该步骤的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