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复: 某种树和红色果实

  • # 11

    Rachel Sun, 29 Mar 2009 19:21:10 +0000

    的确很不错。。
    我们学校操场边种了很多构骨,据说有翻墙的迟到学生被刺过……

  • # 12

    条纹海豚 Sun, 29 Mar 2009 19:37:45 +0000

    名称: 构骨
      别名: 鸟不宿、猫儿刺、猫儿刺、枸骨冬青
      学名: Ilex cornuta
      科: 冬青科
      属: 冬青属
      产地分布
      产于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各地,生于山坡、谷地、溪边杂木林或灌丛中,山东青岛、济南有栽培
      形态特征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3-4米,最高可达10米以上。树皮灰白色,平滑不裂;枝开展而密生。叶硬革质,矩圆形,长4-8厘米,宽2-4厘米,顶端扩大并有3枚大尖硬刺齿,中央一枚向背面弯,基部两侧各有1-2枚大刺齿,表面深绿而有光泽,背面淡绿色;叶有时全缘,基部圆形,这样的叶往往长在大树的树冠上部。花小,黄绿色,簇生于2年生枝叶腋。核果球形,鲜红色,径8-10毫米,具4核。花期4-5月;果9-10(11)月成熟
      生物特征
      喜光,稍耐荫;喜温暖气候及肥沃、湿润而排水良好之微酸性土壤,耐寒性不强;颇能适应城市环境,对有害气体有较强抗性。生长缓慢;萌蘖力强,耐修剪。可用播种和扦插等法繁殖。扦插一般多在梅雨季用软枝带踵插。移栽可在春秋两季进行,而以春季较好。移时须带土球。因枸骨须根稀少,操作时要特别防止散球,同时要剪去部分枝叶,以减少蒸腾,否则难以成活。常有红蜡蚧为害枝干。
      园林特征
      枝叶稠密,叶形奇特,深绿光亮,入秋红果累累,经冬不凋,鲜艳美丽,是良好的观叶、观果树种。宜作基础种植及岩石园材料,也可孤植于花坛中心、对植于前庭、路口,或丛植于草坪边缘。同时又是很好的绿篱(兼有果篱、刺篱的效果)及盆栽材料,选其老桩制作盆景亦饶有风趣。果枝可瓶插,经久不凋。
      繁殖培育
      播种繁殖容易,也可扦插繁殖。幼苗须遮荫。可修剪造型培育各种树形。移植需带土球,应重修剪以确保成活。栽植时要注意雌、雄株的配植。以利结果。在阴处种植时,红蜡蚧虱危害严重并产生煤污,须注意防治
      鸟不宿
      【鸟不宿的功效介绍】:
      鸟不宿 (汪连仕《采药书》)
      【异名】鸟不踏、刺根白皮(汪连仕《采药书》),鸟不停(《周益生家宝方》),老虎草、昏树(《纲目拾遗》)。
      【来源】为五加科植物刺楸或楤木的茎枝。
      原植物详刺楸树皮、楤木条。
      【药材】①刺楸的干燥树枝多截成10~20匣米的小段,圆柱形,表面淡褐色,并有褐色圆点状皮孔和散生暗褐色的硬刺,刺尖锐,侧扁,略带光泽;断面中央可见白色的髓部。
      ②橡木的干燥茎枝呈圆柱形,表面灰棕色至棕色,有细纵裂纹,并具不规则散在的灰白色角状刺,顶部大多已折断,刺基锥形。
      质坚硬,断面淡黄色,髓部约占茎粗的1/2。
      【性味】①汪连仕《采药书》:性温。
      ②苏医《中草药手册》:辛,平,有小毒。
      【功用主治-鸟不宿的功效】追风,行血。
      治风湿痹痛,紫云风,胃痛。
      ①汪连仕《采药书》:行血追风。
      治紫云风,大麻风,筋骨疼痛。
      ②《纲目拾遗》:追风定痛,有透骨之妙。
      治风毒流注,风痹,跌打,劳怯。
      下胎催生。
      ③苏医《中草药手册》:祛风湿,利关节,止痛。
      治腰膝关节酸痛,胃痛。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
      外用:煎水洗。
      【宜忌】孕妇慎服.
      【选方】治腹水肝炎:鸟不宿叶五钱,瘦猪肉二两,同炖食。
      (江西《草药手册》)
      【临床应用】治疗麻风性神经痛取鲜鸟不宿根茎用清水洗净切碎,每用5钱加水70毫升、酒30毫升,煎成50毫升为1剂。
      日服两次,每次1剂,可持续应用。
      痛止后再服2~3天。
      试治瘤型麻风神经痛8例,4例服药1~5剂后疼痛停止,3例服药3~5剂后疼痛显著减轻,1例因疼痛剧烈,效果不佳。

  • # 13

    条纹海豚 Sun, 29 Mar 2009 19:38:28 +0000

    名称: 构骨
      别名: 鸟不宿、猫儿刺、猫儿刺、枸骨冬青
      学名: Ilex cornuta
      科: 冬青科
      属: 冬青属
      产地分布
      产于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各地,生于山坡、谷地、溪边杂木林或灌丛中,山东青岛、济南有栽培
      形态特征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3-4米,最高可达10米以上。树皮灰白色,平滑不裂;枝开展而密生。叶硬革质,矩圆形,长4-8厘米,宽2-4厘米,顶端扩大并有3枚大尖硬刺齿,中央一枚向背面弯,基部两侧各有1-2枚大刺齿,表面深绿而有光泽,背面淡绿色;叶有时全缘,基部圆形,这样的叶往往长在大树的树冠上部。花小,黄绿色,簇生于2年生枝叶腋。核果球形,鲜红色,径8-10毫米,具4核。花期4-5月;果9-10(11)月成熟
      生物特征
      喜光,稍耐荫;喜温暖气候及肥沃、湿润而排水良好之微酸性土壤,耐寒性不强;颇能适应城市环境,对有害气体有较强抗性。生长缓慢;萌蘖力强,耐修剪。可用播种和扦插等法繁殖。扦插一般多在梅雨季用软枝带踵插。移栽可在春秋两季进行,而以春季较好。移时须带土球。因枸骨须根稀少,操作时要特别防止散球,同时要剪去部分枝叶,以减少蒸腾,否则难以成活。常有红蜡蚧为害枝干。
      园林特征
      枝叶稠密,叶形奇特,深绿光亮,入秋红果累累,经冬不凋,鲜艳美丽,是良好的观叶、观果树种。宜作基础种植及岩石园材料,也可孤植于花坛中心、对植于前庭、路口,或丛植于草坪边缘。同时又是很好的绿篱(兼有果篱、刺篱的效果)及盆栽材料,选其老桩制作盆景亦饶有风趣。果枝可瓶插,经久不凋。
      繁殖培育
      播种繁殖容易,也可扦插繁殖。幼苗须遮荫。可修剪造型培育各种树形。移植需带土球,应重修剪以确保成活。栽植时要注意雌、雄株的配植。以利结果。在阴处种植时,红蜡蚧虱危害严重并产生煤污,须注意防治
      鸟不宿
      【鸟不宿的功效介绍】:
      鸟不宿 (汪连仕《采药书》)
      【异名】鸟不踏、刺根白皮(汪连仕《采药书》),鸟不停(《周益生家宝方》),老虎草、昏树(《纲目拾遗》)。
      【来源】为五加科植物刺楸或楤木的茎枝。
      原植物详刺楸树皮、楤木条。
      【药材】①刺楸的干燥树枝多截成10~20匣米的小段,圆柱形,表面淡褐色,并有褐色圆点状皮孔和散生暗褐色的硬刺,刺尖锐,侧扁,略带光泽;断面中央可见白色的髓部。
      ②橡木的干燥茎枝呈圆柱形,表面灰棕色至棕色,有细纵裂纹,并具不规则散在的灰白色角状刺,顶部大多已折断,刺基锥形。
      质坚硬,断面淡黄色,髓部约占茎粗的1/2。
      【性味】①汪连仕《采药书》:性温。
      ②苏医《中草药手册》:辛,平,有小毒。
      【功用主治-鸟不宿的功效】追风,行血。
      治风湿痹痛,紫云风,胃痛。
      ①汪连仕《采药书》:行血追风。
      治紫云风,大麻风,筋骨疼痛。
      ②《纲目拾遗》:追风定痛,有透骨之妙。
      治风毒流注,风痹,跌打,劳怯。
      下胎催生。
      ③苏医《中草药手册》:祛风湿,利关节,止痛。
      治腰膝关节酸痛,胃痛。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
      外用:煎水洗。
      【宜忌】孕妇慎服.
      【选方】治腹水肝炎:鸟不宿叶五钱,瘦猪肉二两,同炖食。
      (江西《草药手册》)
      【临床应用】治疗麻风性神经痛取鲜鸟不宿根茎用清水洗净切碎,每用5钱加水70毫升、酒30毫升,煎成50毫升为1剂。
      日服两次,每次1剂,可持续应用。
      痛止后再服2~3天。
      试治瘤型麻风神经痛8例,4例服药1~5剂后疼痛停止,3例服药3~5剂后疼痛显著减轻,1例因疼痛剧烈,效果不佳。

  • # 14

    条纹海豚 Sun, 29 Mar 2009 19:39:16 +0000

    这东西竟然可以治疗麻风病...可惜中世纪的时候他们怎么就不知道这个...

  • # 15

    humboldtpenguin Sun, 29 Mar 2009 20:46:46 +0000

    嗯。。冬青。。。圣诞节的时候某种圈圈上有。。。以前我看到也觉得非常眼熟,就是想不起名字。它的叶子实在是有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