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国早报
在上思县前段时间出土的“三合土”巨棺的墓坑边,居然出现一只“手表”。12月11日,相关考古专家和中央电视台记者来到巨棺出土现场考察时,发现了这样令人惊讶的事情。
当天,中央电视台的两名记者和中国古代铜鼓研究会理事长、广西文物专家组组长、原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馆长蒋廷瑜来到上思,对新近出土的两具石棺进行考察。中午11时许,考察报道组一行来到石棺出土现场,对现场和周边环境进行考察时,发现巨棺(较小那个)出土的墓坑边还有一块重5公斤左右的三合土(巨棺由三合土制成)。当有关人员挖出那块三合土碎片时,突然从三合土碎片底部掉下一个物品,碰到石头时还发出了金属撞击的声音。他们细心寻找,在掉落的地方发现了一枚“戒指”。
经辨认,这枚“戒指”是铜质,与普通戒指一样大小,“戒指”表面呈手表形状,时针和分针指向10时6分,边缘也有像手表发条一样的纽。专家用手将“戒指”的内部擦拭几下,发现刻有梅花状凹陷的花纹,里面清晰地刻有“瑞士”两个字,这显然是一个袖珍的“瑞士手表”。“手表”的表带很长,与普通的戒指环不一样。
专家认为,如果是用来陪葬的“手表”,可当地人没有把实物塑成“袖珍”金属制品的习俗。而且,世界上第一块能戴在手腕上的手表诞生于1904年(另一种说法是1918年),只有100年左右的历史,瑞士手表传入中国也仅仅是几十年的事情,与石棺的年代相距甚远。如果不是陪葬品,它却被埋在石棺出土墓坑边的三合土中并被后人发现,也实在离奇。总之,这“手表”究竟是什么年代的物件,用来做什么,又怎么出现在墓坑边的泥土里,都是一个难解之谜。
目前,上思县文物保护人员决定,待国内专家前来上思打开巨棺时,请他们一起对“手表”进行鉴定,希望能解开这个谜团。
另外,这是明朝的坟...
本海豚想到了周处坟里的那块铝金属制品了...
古人。。。
佩服。。。
要不就是盗墓遗留的?
后续:
当天下午,有关专家已将墓葬主人头盖骨送往上思县人民医院做X光检测。
“瑞士手表”估计是今人所遗
墓坑边居然发现“瑞士手表”(本报12月12日29版曾报道),本报报道了这条消息后,便引来众多议论,到底这个袖珍的“手表”是怎么出现在巨棺墓坑边的呢?
12月21日,上思县文管所所长王善初介绍,发现巨棺的山头名叫时娇山,大约10年前,曾有一个人在巨棺所在的山坡上,种植了大量的果树,并有护果园。因此,这个袖珍“手表”可能是果园主人当年不小心遗弃在果园里,并在后来的耕作中推到巨棺墓坑边的。
另外,在内棺开启前,还有一段小插曲。
20日晚8时许,专家打开外椁盖板后,一副黑色的内棺出现在眼前。几名专家用手电筒查看内棺以及内棺与外椁的空隙,“里面居然有一只蟑螂!”一名眼尖的专家发出惊叫。在手电筒的照射下,大家果真在内棺与外椁之间的空隙中发现了一只约指头大小的蟑螂。
外椁的外层是约20厘米厚的“三合土”封泥,而且是使用吊装设备才打开的,这只蟑螂怎么会出现在里面?尽管蟑螂的生存能力极强,但真会在棺内繁衍生存数百年吗?
21日下午6时许,考古发掘工作基本完毕,专家组特意查看了“三合土”的密封性,并再次使用吊装设备将整个棺椁吊起查看底部,疑惑这才迎刃而解:原来在封泥的底部,有一道指头大小的裂缝,蟑螂应该是从这道裂缝钻到了棺椁内部,不经意间却引来了不少人的一番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