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问!有关基态原子电子组态的问题

    山寨实验室 Sat, 24 Oct 2009 16:26:11 +0000

    最近在看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无机化学》(就是那本北师大华师大南师大一起编的分上下册的那本),在看到基态原子电子组态的第43页,下面的小字,讲到:“整个原子的能量取决去两个因素——原子核对电子的吸引力和电子间的排斥力。”以下几句话不太懂,请问我是不是理解错了:
    “当原子核对电子的吸引力占主导地位时,电子填入n较低的轨道会使整个原子的能量较低” 文章后面给的理由是:“电子填入弥散的d轨道可使内层电子受到更大的吸引,从而引起整个原子的能量下降,若填入s电子,比d具有更大的钻穿效应,从而使内层原子更加扩展,结果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反而升高。”
    请问如何判断到底是原子核对电子的吸引力占主导还是电子间的排斥力占主导?
    请问怎么理解红字的部分?钻穿效应越强,s的能量越低,可它是怎么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升高的?
    请问文中举的Ca Ti2+ 和 Cu+ Ni的例子怎么理解?和洪特规则的特例有关系吗?
    请问上面那个n+0.4l怎么理解?基态正离子的能量到底是如何计算 和基态电中性原子有什么关系
    本来我看的挺懂的 到最后这边突然不明白了 。。。

  • # 1

    兔子喜欢某酸钾 Sat, 24 Oct 2009 19:53:20 +0000

    “从而使内层原子更加扩展”?“内层电子吧”?
    您问的问题就是屏蔽作用吧
    电子间互斥作用抵消了一些核电荷,原子核的有效电荷少了,“当原子核对电子的吸引力占主导地位时”,能量自然就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