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
介绍一种大家没听说的动物——鲎
鲎(hòu)亦称马蹄蟹。肢口纲(Merostomata)剑尾目(Xiphosura)海生节肢动物,共4种,见于亚洲和北美东海岸。虽又称马蹄蟹,但不是蟹,而与蝎、蜘蛛以及已绝灭的三叶虫有亲缘关系。 鲎(horseshoe crab)是一类与三叶虫 (现在只有化石)一样古老的动物。鲎的祖先出现在地质历史时期古生代的泥盆纪,当时恐龙尚未崛起,原始鱼类刚刚问世,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它同时代的动物或者进化、或者灭绝,而惟独只有鲎从4 亿多年前问世至今仍保留其原始而古老的相貌,所以鲎有“活化石”之称。又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鲎形似蟹,身体呈青褐色或暗褐 色,包被硬质甲壳。身体由头胸部、腹部和剑尾三部分组成。头胸部和腹部均向背面隆起,前面较圆厚,往后趋向扁平,后面延长在剑尾,沿腹部外缘并排着侧缘棘,构成鲎的特殊体形。鲎雌雄异体。以及呈长纺锤形,位于头胸部背甲心区下面的围心腔内;心脏的背面和侧面在8对心孔。暗褐色的鲎,长得像瓢一样。头胸部上顶着一个宽阔的背甲,背凸腹凹,如马蹄形。它有两对眼睛,一对复眼生在头胸甲两侧,一对单眼长于背部前端。头胸部的腹面不分节,有六对附肢,一般如钳状,只有第六对像耙子一样,用来挖土;成年雄体的第二对末端是弯钩状的,以便结尾时抱住雌体。鲎有一个很长很锋利的尾剑,是用来防卫的武器。
1、鲎肉内含有一种大分子非特异蛋白致敏性物质,吃鲎可引发皮肤过敏性斑疹、红肿和搔痒,严重时导致过敏性休克或致死性毒性反应,中毒的死亡率较高。这种现象早在1988年《中国海洋药物杂志》第三期,由广西海洋研究所梁广耀等人报道的“广西沿海鲎类毒性调查初报”情况相一致。
2、鲎的肉质含有大量内环酰胺嘌呤类化学物质。根据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嘌呤类物质在体内代谢不完全或蓄积时,是导致痛风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
3、鲎血液颜色呈蓝色,是因为鲎血浆的主要成分是血蓝蛋白,每1ml血蓝蛋白含重金属有机铜(Cu2+)在0.28~0.31mg(鲎脱离水面时间长短差异)。按每只(雄、雌性)鲎平均体重比值计算,成年鲎的血浆及肉质中含这种铜自质(Cu2+)分别在 600~1300mg。据医学研究表明:这种重金属(Cu2+)进入人体后随血液循环主要蓄积在肝和肾脏,对肝、肾功能不全者,可加速肝细胞坏死或肝硬化的发生发展和引发肾功能衰竭氨中毒等并发症。此外,这种 (Cu2+)质还可引发人体造血机能障碍和影响幼儿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等。 也许会有一些人认为自己也曾吃过鲎,怎么就没有发生过敏性反应呢?这是因为每个人的体质存在个体差异的原因。虽然在吃鲎时未发生过敏性反应,但鲎血液和鲎肉中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化学物质是不容置疑的,当这些化学物质在人体内蓄积或代谢不完全时,必定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
鲎的血是蓝色的,我们可以提取鲎试剂,测试血液病毒,将人血与鲎血相容,如果凝固,那就说明你血液里含有病毒一类东西。如果大家在鉴定某某人的皮肤,或死因,可以往鲎想一想。
希望大家喜欢
如有意见
请联系我。
有疑问,联系QQ736727483(注明法证科学爱好者)
[attachment=8631]
[attachment=8636]
[attachment=8637]
确实专业.以前在海南的酒店看过一大捆鲎被养在那里,但是是用来吃的.
介绍一种大家没听说的动物——鲎
我表示早就听说过,不过没lz那么详细。。。
赞扬!
个人觉得这个玩意应该直接划归三叶虫科
确实是跟三叶虫很有关系诶...当年本海豚就感觉奇怪来着...
那种动物很早就听说过
AND一直认为它跟三叶虫有亲戚关系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