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小朋友 2008-12-03 12:08

楼上所言有道理。
“实验室制备 (CN)_2 是用Cu^2+ 氧化, 由于Cu(I) 的氰络合物比Cu(II) 的氰络合物稳定, 氰离子存在时, Cu(II) 是强氧化剂,
Cu^2+ + 2CN^- +e -> Cu(CN)2^- 1.103V
很容易氧化氰离子.”从热力学上讲并无差错。

但是不能解释向铜盐中滴入KCN溶液后,先产生的是棕黄色的沉淀(Cu(CN)2的颜色是棕黄色,CuCN为白色沉淀,Ksp=3*10^-20),而后转化为白色。

如果继续加入CN—,则澄清(生成Cu(I)的氰配合物Cu(CN)43—,稳定常数2.0*10^30)

建议大家做做实验,根据实验现象来综合讨论问题。没有实验证据,我们的讨论也是干枯而空洞的。

Cosmology 2008-12-03 12:33

谢谢化学小朋友的实验现象描述. 不过这些含有氰离子的实验, 不为正事, 不做为妙.

我建议学习配合物的氧化还原反应, 可以尝试 Ce (IV) 和EDTA 的反应.

向酸性Ce (IV) 中缓慢加入Na4EDTA 溶液, EDTA 立刻被强氧化剂 Ce (IV) 氧化, Ce^4+ 的颜色逐渐褪去. (酸性中, EDTA 被质子化, 难以络合, 所以...)

向Na4EDTA 溶液中缓慢加入Ce (IV), Ce^4+ 不褪色. (EDTA 和 Ce(IV) 络合, ...)

CasperVector 2008-12-03 17:34

en. 多谢两位.

humboldtpenguin 2008-12-03 18:28

赞扬这帖。。同时多嘴问句。。。。Ce上标4+是什么颜色的?

CasperVector 2008-12-03 18:41

貌似是黄的...

humboldtpenguin 2008-12-03 18:43

谢谢。。。貌似书上只有说CeO2是黄的 - -

humboldtpenguin 2008-12-03 18:43

嗯。。。标一下。。。CeO下标2。。。

友情de羁绊 2008-12-06 16:18

的确很多时候要考虑动力学